我到目前为止的人生中,贯彻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校园霸凌,一个是原生家庭。
和我爸坐谈有感(?
先说为什么写这个吧。最开始最开始的起因是:

当时是回家的地铁上发生的这段聊天,从那个时候一直到那天凌晨,我回顾了我这十几年,得出了上面的结论。
记不清我当时怎么想的了,挺复杂我就按时间顺序讲吧。
霸凌
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人叫wyy。
wyy其人在我看来,长得不高、情商低、说话不利索,属于典型的在班里面不很受欢迎的类型。
还有一个人是zxj,体育很好、成绩很差,甚至有小混混样子。zxj可以说是热衷于欺负wyy(当时还不知道这个叫霸凌),经常打他、戏弄他。时间久远,记不清细节了,只记得wyy也是反抗过的,没成功。
每次这种事情发生之后都是很固定的结局:几个女生安慰wyy,wyy要么哭,要么尽量笑一笑,至于zxj,没有印象了。
但是有一次,我这辈子也不会忘记。
体育课上,zxj拿了一根塑胶的跳绳(上个学的应该都知道,这个打人很疼),要抽wyy,当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来的一股子热血,把那根跳绳踩住了,我还记得我当时挡在了他们两个中间,面对着zxj。
但是zxj扬起来跳绳另外一段对我说:
“不松开就连你一起打。”
我想杀了当时的我。
她真的松开了。
我同样想不起来后面的情节了大概还是那个结局吧,这个插曲不会改变任何人,除了我。
我希望我可以忘掉,因为每次想到这个事情就会让我恨自己,会提醒我的懦弱;我又不希望我忘记,因为忘记就是背叛,背叛了那个被锁在体内的勇敢的我。
但不管怎么样,我会忏悔一辈子——尽管无人在意,也无甚作用。
初中的时候,我最好的朋友——小晗(化名),人美心善情商高,人气超高。
班上有一个很讨厌的人(是的这就是我的主观情绪)叫whj,我可以肯定班上没有一个人喜欢他,算得上是共识吧(这个是事实,还真不是我的主观情绪)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喜欢小晗,但这已经不重要,因为他的行为完全是性骚扰了。
举个例子,我还记得有一个课间,小晗作为课代表要去交默写条,当时她坐在靠窗的位置(我们那会有同桌),whj就坐在她同桌的位置上,把椅子往后靠,不让她出去。
甚至于会伸手从后面虚揽她的肩膀,又或者(我实在不想说这个词,太恶心了,但是以他的视角大概就是)“壁咚”她。
我们几个拽他都不起来,找角ab(化名)来武力威胁他后来也是不怎么奏效了。
小晗总跟我说,放着他不管就没事了。
事实证明,并不会。
最让我恶心的是,有一段时间他坐在我正前面,旁边是角ab,他常回头和我们说话。
一节课上,老师因他不少点我们的名,我不理他,没有用;和他说不要说话,得寸进尺……然后我采取的措施是从后面踢他的椅子。
他竟然顺着椅子摸我的小腿,在我向角ab告状后,又去摸她的。
第一次的,我的视角转变成了受害者,突然发觉这种不可言说的痛是那么恶心。
但让我有一次死心的是,当我们把这诉至班主任时,并没有任何措施被采取。又或许班主任找他约谈过,但总归是无济于事的。
再到了高中,就是上面那张图了。wxz也是我高一的同学,当时只觉得他性格怪。
倒是有一次讲座提到,学生群体中矮胖的男生更容易被霸凌 ,当时还比对了一下,但实在看起来不像,不了了之了。还是一些后悔的 应该看出来他当时是比较典型的自闭症。
我知道这件事的那天,在下雨我看见大片大片的蔷薇被冲刷下了一地的残躯,触景伤情了。


但是好在还有一枝月季,开的更漂亮了

关于校园霸凌的先到这里为止,其实还有想说的,但是写上去更显得流水账了()可能后面会补充上,主要也没想好怎么说
至于家庭的部分等到后面再写吧,已经三点了,现在写也是没有感情的叙述了
家庭
前言(不一定有正文)
前言的前言:突然想起来写点这个问题是因为今天又跟我妈吵架了,啊虽然她可能不认为这是吵架什么的,但是没有但是,不重要。
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但是出于一种讳疾忌医的思想(不要学我),以及如果要去看肯定要自费不少钱同时挤出来时间并且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从而不被他们发现(长难句起手,话说这个好像立体几何的论证(喂)),所以就会很很很麻烦。
之前就很想写写原生家庭的话题,但是这个话题已经经由网络越来越妖魔化了,所以我也说不清我的观点是不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他人的观点而曲里拐弯乱七八糟(?)但又觉得不谈这个话题更像抱着逃避心理。
啊雀食,就是在逃避。
一方面,冠冕堂皇的说(?)像前文说过的那样,涉及网络的观点我很少发表绝对的见解;另一方面,谈这个就不可能避开自己的家庭,我属实在逃避这个点。
我一直觉得我就是个矛盾的sb,明明真实想法(?)阴暗的跟反社会的一样,但是总拿一个诡异的高道德标准绑架(?)自己,就像之前网上说的那种铁链栓疯狗(怎么有种自夸的感觉好奇怪啊(其实这个现象甚至可以单开一小段文,但是我懒得写))
说回来,上面那几句应该很难看懂,详细的说,比如我很想对人发火的时候,我会在心里模拟另一个自己来揍我一顿,同时说:“*国骂*有病吧你,闭嘴!…”情节严重的时候还有更血腥一点的(喂)。这个东西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奇怪的下意识的行为了,好比overlord里骨王那个镇定魔法的被动技能一样()。
什么是强制冷静(喂)

但是久而久之问题就来了,很难分出来到底哪个是我的真实想法(故本段划线句有两个问号表示存疑),以及我应该不是真的精神分裂吧()。
那么当我们把这个情况代入回原本讨论的家庭话题:比如我要谈到我的家庭,我说,我爱我妈妈,但是实际上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正的爱她。有可能是我真的爱她,所以会这样那样
——但是我很害怕另外一种可能:我认为从道德上说,我应该这么说这么做,于是我就这么说服甚至是骗过了我自己。
不过因为某些我不是很想提起来的事情,我爸妈应该是认同后者,更有可能认为我连盐都没盐()。
Bytheway,那个事情也是谈论这个就不得不提及的,但是我实在想忘记又忘不了它,对这个也是逃避的原因之一。
所以总的来说我一直拖着那个大坑没有填就是在逃避谈论这个话题不得不提及自身家庭的问题,以及,以及大庭广众剖析自己的心理疾病实在是太羞耻了,我有一种黑化小学生的既视感(什)
另:每次写这种东西都是大半夜的,有一种前言不搭后语梦见什么说什么的感觉,就当看那种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吧(喂
另另:我感觉如果举办一个流水账大赛,我可以拿第一(
Lin的回复
每个人的具体家庭状况各不相同,我也没有资格去对你的家庭评头论足;但我觉得对于你,我还是有些话要说的。
阴暗的反社会想法我也会有,甚至很多人都曾有过。
比如闲着的时候想想怎么杀掉自己讨厌的人,怎么完成碎尸,极端一些甚至是吃掉来抹除痕迹(过于血腥了吧喂);又比如在午休,被前座大声聊天吵醒的时候(这种起床气真的能把人憋炸的喂),常常会意淫一番自己站起来打破人设破口大骂一通再坐下去接着睡觉的场景,但最后又总是以一句 “算了吧,不值得” 收尾。
这里的不值得并不是指这件事不值得我发火,恰恰相反,我在不自觉压制自己情绪的时候往往想的是“对方本来就没义务考虑你的情绪,别再臭不要脸地影响人家正常活动了。”这种别扭的想法。
后来也逐渐发现,我并不是什么到了高中情绪就变好了,而是初中那些钻牛角尖的想法换了一种形式,以更别扭的形态存在着。
初中我或许会因为“我到底值不值得”而纠结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现在仿佛已经欣然接受了“我不值得”这件事。
所以说嘛,有阴暗的想法可以大胆说出来,憋在心里只会越来越阴暗。我你应该是信得过的,我也只能信得过你。
之前一直没有说过这些主要是顾及到不能把别人当情绪垃圾桶随意宣泄——但是其实如果一直不扔垃圾,最终也是会熏到别人的(好奇怪又恰当的比喻啊喂)。
阴暗的想法也不是时时都有,在憋屈的时候发泄出来,我想没有人会讨厌你的,至少我是不会的。
谈到真实的想法,倒不如说这两种其实都是你的真实想法,只不过需要决定“表现到外界”的,倒底是哪一个真实的想法。
阴暗的想法是你的真实想法,高道德标准也是你的真实想法——但是,阴暗的没有实际发生,但符合道德的却是在真实发生,说明你更想选择符合道德的一面展现给其他人。
人是复杂的,立体的,不要因为两种互相冲突的思想互相争吵就认为自己是精神分裂——只不过,受到社会道德的影响,人通常倾向于选择“不破坏现有秩序”的想法展现出来,不逼急了很难展现阴暗面。
人脑的自我保护机制会自觉用相反情绪抑制过于激烈的情绪,不受主观控制,所以两种想法在脑子里吵架其实是很正常的。
你在不断纠结的过程,正是一个富有道德感和责任心的人进行内心斗争和主动选择的过程。
所以,不如说,你表现出来的想法,是“符合道德”的想法。所以不要去纠结到底哪一个是真实想法啦,更不要觉得自己在骗自己。
当你怀疑一件事时,人总是会下意识的倾向于证明这件事是符合自己的怀疑的,哪怕是别人并没有存心的一些小事都有可能让人脑补出万字剧情(喂)。
但实际上,这不也是一种钻牛角尖的行为?所以很容易把自己困在逻辑怪圈中难以脱身。
你选择表现出来的想法正是你最真实的想法,更不要揣摩别人认为你是怎么想的,这样下去就成猜疑链了啊喂,难不成还要实施黑暗森林打击吗(
至于背后更沉重的一些故事,你如果愿意说的话,我也愿意听喵。不愿意也没有关系啦,谁还没有点不想说的秘密呢(
溜了喵(
- 本文链接:https://lwekdj.github.io/posts/CommemorationForForget
-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默认采用 CC BY-NC-SA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