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还是太奇怪了,他可以轻易的把一种表达转换为另一种表达,把一段讨论转变为争吵,把错误转变为恶意。
在看到恶意发言或者其他违规内容的时候,不知道别人,反正我会点举报,无论是为了网络环境,还是单纯的为了我上网的体验。目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次次,或许是真的因为违规判罚,或许是本身平台对于举报持支持态度,举报的成功率极高。
刚才看见一个视频,内容写的很好,很容易看出来是我最爱的理想主义者(?)但是视频是什么在这里和我要谈的主题暂时无关了,或许后来我会再写,或许不会,总归不在这里赘述了。要引出来的是评论区的内容,后面发生的也是我决定记录下来此时思考感想的起因:看图吧

楼主是xuexi,下文简称x,但我想说的主要人物其实是值仁,后面简称z。
在没有截到的其他回复中,没人看不出来是在理性讨论,可能有点激烈,但是都没有对任何人或事的恶意攻击。
唯独z评论,客观地看,可以肯定的是语言中明显体现出来浓厚的刻板印象,同时在其第二条评论中,其并没有看到x的理性,而是只看见x丈夫的优秀,依我的猜测(我不敢轻易确定地评价网络上的发言,这与本文主题亦有联系),z其人可能缺少辩证的思维,更激进一些,可能并不及楼里他人的理性思维(叠个甲,本人主观猜测,无恶意,无侮辱性轻视性贬低性)。
本人是女性,也常看到网络上如今日益兴起的女性觉醒以及其伴随的(有没有因果关系我不敢保证)日益严重性别对立现象。那些视频下往往充斥着尖锐的对立与黑色的恶意,像前文说的,这种评论区总会有被我举报的言论。
习惯性的,我想将这两条评论举报,未多思考,即将按下时不知被什么拦住了,我的大脑猛然像被移开了路上的障碍,说是豁然开朗实在夸张,但总归可以让思维通行了。(不太妙,我快要忘了当时的感觉了)我似乎是被动的盘了一下为什么点这个举报。
起初,最直接的想法,是性别歧视,引起对立,严重点说是引战,这是对于刚才描述的先前举报评论的原因。但我的强制客观视角告诉我(这一点要解释就太多了,似乎也和本文有关,但是依旧不赘述了(刚才现起的名字,写着写着同时在想,好形象啊,我真有才((()):他的评论并没有恶意,(中间的思考过程记不清了,结论是)z只是说错了,或者说,他只是持有一种,以我的三观来看,错误的观点而已。
想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实是把我吓到了,明明他与他人无异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全无恶意,为什么我不假思索的要去举报呢?
经过从当时起到写下这句话为止,我仍然不能肯定。(太晚了,我的思维要停滞了,但是还是要在明天忘掉这个感觉之前记录下来)
啊对,我想了几种可能,都不太美好。
一方面,网络上的文字是死的,而非鲜活的;语气是主观的、由看者所臆想的,而非由言者确定。这样的情况模糊了人们交流时的感情色彩,从而增加误会、曲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的戾气增长,也是我对此误判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多次举报的成功“经验”,助长了我的正义感。不得不说,这样的正义感实际上是盲目的,是愚昧的,是不正义的。又或许这种举报让我感受到了“权力”(我最不愿意设想的情况),这种权力使我盲目,让我在网络与道德层面均产生了傲慢。或许因此,我对此越来越轻视,越来越主观臆断,屏蔽了客观的声音,将理性置于次位。我虽不希望,但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会忏悔,祈祷不是吧(为什么突然玄学起来了)
还有一方面,我要想不起来了。想起来了,是错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人们总将错误看的太过严重,甚至将其视为恶意的、无理的。刚刚想到一个很好的类比,不知道有多少人小时候因为答错问题而被老师说“是故意的吧”。
又比如,侧面看,小时候觉得忘带红领巾都是天塌下来一样的错,不也反应了这种现象吗?我们对错误、甚至只是非主流的观点的包容性越来越低了,一再将其严重化、恶意化,这同样是现在网络乃至于生活中人们之间矛盾愈发尖锐、戾气愈加严重的原因之一。
写不动了,已经两点半了,可能还有别的想说的,也已经记不起来了,不过能记录下这些反思,不能说足够,但是尽力了)
他只是说错了
ps:补充一点,还有一个因素是类似但怀有恶意的评论看的多了,产生刻板印象和惯性思维,但是归根结底是网络环境的问题,而网络环境又是上述问题造成的。这点当时也考虑进去了,但因为不是重点,被优先忘掉了,现在才想起来
- 本文链接:https://lwekdj.github.io/posts/untitled
-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默认采用 CC BY-NC-SA 许可协议。